0757-85722563
点击量:817 时间:2024-08-06
“这是装粮食的囤,这是玉米、小麦、高粱、山楂,还有青州市市花仙客来。几个人围着囤载歌载舞,庆祝丰收。”山东青州市农民画画院一处画室里,王化芹向记者介绍她正在创作的这幅名为《丰收的喜悦》的作品。
49岁的王化芹是青州市邵庄镇兴旺村村民,她有两个身份,一个是农民,一个是画家。这两个貌似八竿子打不着的身份,却在王化芹身上合为一体。
这得益于青州对于农民画产业的大力扶持。青州农民画源自古青州地区发达的民间实用美术,从彩绘、风筝画、影壁墙画、木雕、剪纸、年画等民间艺术形式中融合而生,以青州农民的视角表现劳动生活、讴歌时代新风,是中国农民画中的田园诗。
近年来,青州市委、市政府从促进“三农”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,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要求,全力打响“文化青州”品牌,打造书画产业集群,将农民画作为发展大众书画的突破口,与农民增收、旅游发展紧密结合,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民画产业的发展战略。
“我从小喜欢画画,小时候没有笔和纸,就捡根树枝在地上画,拿着烧火棍在墙上画。”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,王化芹以为自己一辈子只会跟土地打交道。
转折发生在2016年。王化芹听说市里举办了免费的农民画培训班,有专业老师教学,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。
构图、创意、着色……在培训班里,王化芹如饥似渴地学习农民画创作。“我喜欢农民画是因为画的是咱农民的生活,色彩鲜艳,构图饱满,画画就像种地,边边角角不留空闲。”
短短几个月,王化芹进步神速。同年,她独立创作的农民画作品《福》获得“第三届山东省农民书画艺术作品展”一等奖,作品将农民画与剪纸相结合,创意十足。“真厉害”“奇才”……在别人止不住的赞叹声中,王化芹才知道原来自己不只会种地,在绘画上也有天赋。
学画画,入门容易进阶难。“当时是老师教啥就画啥,照猫画虎。后来每个镇组织十几个骨干到陕西、上海、吉林等地学习,回来后画风慢慢改变。”比王化芹早两年参加培训的马秀花说。
王化芹、马秀花们农民画生涯的开启离不开背后的支持。2014年起,青州市大力发展农民画产业,建立了中国青州农民画画院,在13处镇、街道、开发区建立农民画培训创作中心和农民画写生基地。
如今,当地把农民画人才培训作为发展农民画产业的关键措施来抓,采取“一月一培训”“一镇一培训”,“以点带线、由线及面”的阶梯式培训,由专家带骨干,再由这些骨干力量传授给热爱农民画创作的基层爱好者,层层递进,展开全市大范围培训,已培训农民画人才1.8万人次。
为了让农民画真正落地生根,青州市还建立了青州市农民画艺术研究院、农民画博物馆、文化艺术中心等机构,深入挖掘提升青州农民画的民俗艺术价值、宣传价值和商业价值。
“这种大红大绿的画太俗气了,登不上大雅之堂,为什么要扶持这种画呢?” 农民画产业发展初期,曾受到很多文人画家的质疑。
当王化芹的农民画获奖作品《福》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之后,人们的态度开始转变。一位农村妇女的画能在国家级美术馆展出,这无疑是一种肯定和认可。
农民画要发展就要主动走出去。“中国青州农民画微信平台和网站相继开通,组织举办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画展览,促进了农民画创作水平的提高。”青州农民画画院院长宋晓说。
与此同时,青州市农民画协会成立,并在各镇、街道、开发区成立农民画分会,分系统成立老教师农民画分会、老干部农民画分会、乡村农民画分会、城区农民画分会、妇女农民画分会、残疾人农民画分会。截至目前,全市农民画协会会员达2080人。
开花更要结果。2016年,青州市把农民画列为“脱贫攻坚行动”的重要措施之一,开辟贫困人口致富的新路子。
2017年8月,王化芹成立了益榮农民画画院,对外售卖自己的作品,同时也帮其他画家代卖。作品根据尺寸不同,价格在几十元至几千元不等。
在建设美丽乡村、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家园的背景下,墙绘成为农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。
2018年,王化芹成立了自己的农民画团队,那一年,她带领团队的五六个人画了两个月的墙绘,收入了六七万元。
“一天挣好几百块钱,以前想都不敢想,现在只要出去一天就能挣到。”王化芹调侃自己画墙绘被晒得“黑黝黝的”,但是合不拢嘴的她心里是“美滋滋的”。
2016年春节,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马秀花用农民画传达年味儿的新闻短片,让马秀花的作品火了起来杏彩体育。
来找马秀花购画的人越来越多。马秀花一个人忙不过来,于是在2016年8月成立了合作社。如今,合作社成员有40多人,90%是妇女。“忙完地里的活儿杏彩体育,有时间就来画画,每年增收几千元到两万元不等。”
马秀花认为,农民画创作是妇女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,“妇女拿出零散的时间画画,既培养兴趣爱好,又可以补贴家用,比过去没事打牌强多了。”
“为让农民画‘变现’,青州将农民画与旅游结合,不断开发农民画衍生品,批量创作适销对路的农民画作品,组织发展农民画墙绘队伍,以此提高广大从业者收入。”宋晓说。
截至目前,青州市农民画从业者有3万人,年创作农民画50万幅,产业年销售额3亿元,具有中等以上创作水平的农民画家个人增收2万元以上。
在宋晓看来,农民画产业发展对于农民不只是经济上的增收,“农民画用基层最为通俗的艺术语言,讲好‘中国故事’,传播和弘扬正能量。”宋晓介绍,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“移风易俗”“道德法制”“脱贫攻坚”等多个系列的农民画作品在全市推广,牢牢筑起了基层百姓的精神文化阵地。
“一张画,一亩田,农忙种田,农闲挣钱”,王化芹还打算,在原有的50亩地的基础上再承包100亩地,“现在都是机械化种田了,我能有更多时间画画啦。杏彩体育App官方下载”王化芹笑着盘算着未来的好日子。
云门山下,弥河两岸,物华天宝,青州农民画画家们从小受各种美术的熏陶:从家里的窗花、门神、年画,到绘有花鸟、山水、鱼虫的箱箱柜柜,从龙兴寺、云门山、驼山的石刻,到南阳河万年桥上的浮雕,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他们的心灵,对艺术和美的追求成为他们生活的底色。
在这些画家充满泥土气息的农民画中我们感受到时代的变迁,文化的更迭,不变的是人们对这片厚重土地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如今,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,在提升农村文化、增加农民收入、促进实现小康的目标推动下,青州农民画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内涵。画中有“金”,它让农民的钱包“鼓”起来;画中有“情”,它让百姓的生活“乐”起来;画中有“根”,它让文化的阵地“筑”起来。(张明芳 徐旭 姚建)